第(3/3)页 当然… 严畯也是一个严谨的人,他能体会曹仁那追求“万无一失”的要求, 于是,严畯还是不厌其烦的解释道:“子孝将军已经吩咐过许多次了,除了坚壁清野…将所有附近的魏军悉数收揽入城中外,大魏举全国之力集结的沙袋足以护住城池不被大水冲垮…” 说到这儿,严畯颇为严谨的继续说道,“至于,最容易被水流冲垮的是城门,那里…我已经让人堆上了足足五处沙袋,每一处都有城池那么高…还有粮食,如今的樊城粮草充足,就是引水倒灌之后,没有反攻襄阳的机会,那樊城自守,也足够一年之粮,一切都井然有序…子孝将军就放宽心吧!” 提到放宽心,严畯不忘提醒,“我观水流,也就是这三、五日了,今年的雨…倒是比往年晚了一些,不过也无妨,蓄水池是我经过缜密的测算后设计的,我敢笃定…就算没有大雨,单单涨水期时的水位,也足够实现我们的计划…子孝将军切莫忘了魏王吩咐的,那与东吴夹攻荆州的约定!” 说到底,严畯是吴国的臣子,哪怕暂时委身于曹营,但他的立场依旧是站在东吴这边的。 当务之急… 引水倒灌襄樊是重中之重; 可夹攻荆州,关乎着东吴的破局,说是东吴全村…啊不,是东吴全国的希望,一点儿都不为过! 严畯…是许多吴人的希望啊—— 面对严畯如此郑重其事的问话。 “放心…”曹仁郑重其事的回应着严畯,“严先生对我大魏是有大恩的,我曹仁又岂会忘记与东吴夹攻荆州的约定!严先生啊,你可知道,本将军多么想擒住那关羽?多么想攻回襄阳!” 曹仁这话…已经有些推心置腹的味道了。 却就在此时… 外头一个曹仁的亲卫匆匆跑了进来,“敌袭…敌袭…襄阳出动多路兵马,陈兵于汉水之畔,意欲…意欲渡河…怕是…怕是要攻城!” 这话…曹仁听罢,呆住了! 严畯那缜密的对水流,对布防,对防水的分析也戛然而止。 整个官署内的曹魏将军,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有些懵了。 明明按照这对关家父子的计划,他们是该再等几日,然后开凿放水,引水倒灌樊城才对,甚至…魏军早有准备好了应有的对策。 这四个月来,集大魏全国之力,都是在为这一天做准备啊! 可… 可…怎么大水没来,荆州怎么突然陈兵汉江,意欲攻城了? 这… 这完全不按照套路啊! 那么…问题来了?面对如此突发事件,曹魏又应该如何应对呢? “子孝将军无需太过紧张,大水将至,荆州军这个时候进攻,是取死之道…”赵俨细致的分析,“更何况,坚壁清野之下,他们什么也获得不了…将军只需要拖上三、五日!自然我…” 不等赵俨把话讲完… “去城头——”曹仁一声吩咐。 面对这一对关家父子,他已经有些杯弓蛇影。 他不敢,也允许自己犯任何一个错误!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不多时… 曹仁带着赵俨、严畯,还有一干部将抵达了城头。 赵俨看着汉水对岸陈兵的荆州兵马,他笑了,“故弄玄虚,虚张声势罢了,其目的…多半还是隐藏那关羽挖掘渠道,挖通蓄水池的事实,只是这些…呵呵,我们早就知道,也早有准备!” 的确…如赵俨所说。 荆州军只是陈兵在江岸,做出一副渡江跃跃欲试的感觉。 但…他们却没有渡江。 曹仁眯着眼,他一边看着这些荆州兵,一边琢磨着赵俨的话… 恍然间,他想到了什么。 “不对…” 曹仁惊呼一声。 “什么不对?”赵俨连忙问。 曹仁的神色刹那间变得雪白,语气也变得低沉且厚重,“我想到了昔日官渡之前的延津一战!” 啊… 赵俨一惊,“延津”一战,那是关羽斩颜良的一战,是关羽得封汉寿亭侯的一战。 不止是赵俨,就是彭城人严畯也不陌生。 曹仁的话还在继续,“那一战之所以打赢,可不是因为关羽勇猛,万军取首…那一战之所以赢的根本原因在于荀攸的一计…” 曹仁细细的讲述起来,“那是袁绍派颜良渡河击打延津,荀攸献出一计‘声东击西’,于是…大王明着就陈兵于河畔,吆喝着要去进攻袁绍的大本营,要袭敌后方,可背地里,却是派关羽、张辽两人带着精锐军队去进攻颜良…如此,袁绍畏惧大王奇袭不敢加派兵马支援颜良,大王也正是派兵于河岸旁吆喝,像是即刻就要攻打过去!” “而最终,荀攸此计骗过了袁绍,关羽与张辽带优势军团支援延津,这才有了关羽的万军取首…这才有了延津一战的大胜!” 说到这儿… 曹仁突然沉默了。 可无论是赵俨,还是严畯都听懂了… 曹仁的意思是,如今的荆州是效仿昔日荀攸一计,是要声东击西… 那么?这边…“声东”是荆州兵陈兵汉江之畔! “击西”是什么呢? 一时间,这样的疑问充斥在每个人的脑门… 几乎就在这时… 曹仁突然感觉,原本月亮投射下来的一地芳华突然不见了,取而代之是莫大的阴影,然后…阴影越来越大,将那仅存的一点月光悉数没收! 这突如其来的光影变化,也惹得照样与严畯一惊。 严畯下意识的抬头,去观察这诡异、奇怪的现象… 可就是这么一抬头,他看到了天上,乌压压的一大片,无数巨大的飞球…正缓缓飘扬,一边飘扬一边降落,那遮天蔽日的景象…宛若…宛若…世界末日一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