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能够出现如今这种状况的原因,基本上是李善长根本不得朱元璋的重用。 如果是这样,那打的也就打了,并不是多大的事情。 可那时李善长在义军当中的官位却又显然不是这种情况。 所以那时的他还非常的疑惑。 可如今看到这些后,便一下子全部明白了。 相比于齐衡而言,李善长在朱元璋身边的分量显然是那么的微不足道。 这不仅仅只是个人情感,而且还是两者之间的才能对比。 就以如今安丰路境内的盛况而言,别说是他一个李善长,就是十个李善长也绝做不到。 因为明眼人都能看的出,如今安丰路境内的状况,绝不仅仅只是理政可以达到的。 不客气的说,如今安丰路境内的状况,基本上是齐衡将原有的政治体系、经济体系全部砸碎了,然后重新捏出来的。 就比如那水库,比如那江面上航行的蒸汽动力船只。相比于过去的历朝历代,安丰路的发展是具有颠覆性的,是划时代的。 这些都绝不是靠着一两个能臣贤才可以做到的。 这是需要一个社会经过无数的岁月的锤炼后,才能出现的。 如果不是如今这一切都已经实实在在的呈现在了他的面前,否则他刘伯温是绝不可能相信这些是一个人花了三年搞出来的。 既然齐衡比李善成强了这么多,朱元璋为什么还会重用这么一个被齐衡所看不上,甚至厌恶,有仇的人呢? 答案显而易见,李善长的被重用,完全是因为朱元璋想要给齐衡制造一些困难。 让他这两位手下相互制衡,维持平衡,这样一来他朱元璋的权力才可以得到稳固。 可以说,以如今齐衡在义军当中的能量而言,想要对付一个李善长,根本就是轻而易举。 之所以李善长并没有被齐衡收拾,靠的不仅仅只是他自身的才能,更是他身后的朱元璋。 明白这一切后,刘伯温的嘴角不自觉的露出一丝笑意,顿时感觉如今义军内部的情况还挺有趣。 同时还夹杂着一丝丝看破一切的得意之情。 尽管此刻表面上看起来其乐融融的众人,但其实除了徐达外,其余的三人对于这些都心知肚明。 尤其是齐衡,身居高位却还能时刻清楚地认知到自身的危险,这份心态,实在是恐怖。 要知道如今的齐衡,才不过区区十八岁。 以他的年纪,若朱元璋真的能够一统天下,主政两朝也不是不可能。 而如今的他已然是朱元璋麾下的第一人,虎威大将军,往后,其前途实在不可思量。 此时的他也更加明白,自己第一次在看到齐衡时,为什么会觉得他的面相气度贵不可言了。 刘伯温在心中思索着这些的同时,也在暗暗的思量着自己的将来。 表面上他刘伯温每天过的似乎闲庭信步,与世无争。 可他自己心里却明白,身为一个读书人还是曾经博取过功名的人,他又怎么可能真的超脱于世俗之外。 之所以读书科举,为的不正是日后能够入仕从政,主政一方,青史留名嘛? 并且如今他既然已经被朱元璋给硬生生的绑来了,想来朱元璋也不可能轻易的放过自己,这些他心中是明白的。 之前他之所以不愿意投靠朱元璋,除了对义军的不认可外,并非没有待价而沽的意思。 名臣择主,凤凰择木而栖,本就是历来常有的事。 可如今,当他亲眼看到了安丰路境内的一切后,他的内心已经深深的明白,当今这个天下,能够跟朱元璋一整长短的人,恐怕已经没有多少了。 要知道,仅安丰路境内的粮食产量便足以满足一百八十万人口的消耗。 这还仅仅只是每年的产量,不包括这三年来的粮食储备。 其他的暂且不说,就光是这些粮食储备就足以让他们招纳多少的士兵为其作战。 如今这个天下,只要你每天能给他一碗饭吃,愿意为你效命战场拼杀的人多的是。 安丰路境内粮食产量所多出来的那一半粮食,完全可以全部用作招募士兵之用。 这,便是七八十万的士兵啊。 加上原本境内的军队士兵,短时间内朱元璋麾下的兵力,便可以达到百万之巨。 当初朱元璋命李善长给他写的那封招募书信内的内容,也并非只是夸张之词了。 而是实实在在的百万军队。 这样的兵力,在整个元朝的东南甚至放眼整个元朝的天下,又有何人可以与他比拟。 即便是元朝本身,如今只怕也难以再汇聚一支兵力达到百万的军队了吧。 尽管如今朱元璋麾下的地域地盘还不是很大,甚至连一行省之地都没有。 但只要拥有这些军队,攻打城池只是时间问题。 看他愿意什么时候攻打。 并且朱元璋连这些军队的后勤补给都不需要再担心,因为安丰路境内的粮食产量便足以满足他这些军队的全部消耗。 所以此时的刘伯温心中已然萌生了想要投靠的心思,甚至已经打定主意要留下来。 只不过此刻的他,还在考虑自己在进入朱元璋的麾下后,要融入到哪一个势力当中。 作为日后的文臣而言,如今朱元璋麾下也就是两个阵营,第一个便是由朱元璋暗中支持的李善长阵营,而第二个便是眼前这位贵不可言的虎威大将军阵营。 如果仅仅拿李善长和齐衡来对比的话,这根本不需要考虑。 因为不管是从才能、气量、还是权势而言,李善长都无法跟齐衡比拟,甚至不在一个级别。 可偏偏这李善长背后支持他的是朱元璋。 如今义军的大元帅。 名义上,如今所有的一切都是属于他朱元璋的。 所以,与其说他是在齐衡与李善长之间抉择,不如说他是在齐衡与朱元璋之间抉择。 如今不过仅仅打下了一个金陵城,齐衡便已然成为了朱元璋之下的人臣之首。 权力基本上已经达到了巅峰。 往后齐衡与朱元璋之间又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谁也不敢说。但他刘伯温却可以肯定的是,二人之间绝对会出现争端、矛盾。 这是绝对不可能避免的。 哪怕齐衡甘愿像今天这样处处自讳。 矛盾依旧是不可避免的。 二人之间唯一的解决办法便是朱元璋甘愿做一个没有任何权力的傀儡。 这样一来,二人之间的矛盾自然是不会存在。 否则这历朝历代皇权与相权之间的争斗又怎么会持续到的今天。 皇权强,则相权形同虚设。相权强,则皇权如同傀儡。 二者任何一种情况对于整个国家而言都不是一个好的办法。 相反,二者维持平衡才是最好的局面。 可如今的问题是,齐衡的锋芒已然不可阻挡。 这个事情是根本没有任何办法可以解决的。 刘伯温可以笃定,如若义军将来真的取得了天下,那么后期所有的一切,都绝对是围绕着齐衡与朱元璋之间的争斗而展开。 所以他此时的选择不仅仅只是代表了现在,更是未来。 那一场决定无数人生死的争斗。 不由的,刘伯温的脸上渐渐浮现出了凝重的神色。 “伯温兄…” “伯温兄?” “伯温兄!” 突然被李善长叫喊了一声的刘伯温,顿时从思考当中惊醒过来。 回过头来时,便发现众人都在瞧着他。 就当刘伯温不知该说什么时,一旁的李善长突然笑道:“伯温兄,想什么呢,这么入神?” 刘伯温面对众人的注视,笑了笑说道:“今日在安丰路所闻所见,实在是太过震撼,伯温,伯温一时没有听到。” 听到这话的朱元璋,接口便说道:“可不是,咱今天也是第一次亲眼看到恩公的大手笔啊。” 齐衡忙摆手摇头。 就当场中话题又要朝着自己插不进嘴的方向发展时,已经沉默了一整天的李善长,急忙开口对着刘伯温说道:“伯温兄啊,刚刚上位说要返回金陵,想听听你的想法呢。” 随着李善长这话说出口,朱元璋也突然想了起来,一拍大腿道:“对对对,说着说着咱都忘了。” “先生,如今既然这安丰路已经看完,咱恩公也接到,不如这就回金陵吧?” 听到询问的刘伯温,自然不会以为接下来的行程会由自己说了算。 朱元璋之所以会这么问,不过是因为想要招揽自己而表现一下尊重而已。 便拱手说道:“在下自然是听大帅的安排。” 见刘伯温没有拒绝,朱元璋心情大好,对着门口的士兵一挥手,道:“走,回金陵!” 顺着安丰路境内的水路,从淮河支流,船只直达金陵城。 一夜的时间过去,当众人一早从船舱内醒来时,船只已经来到了金陵城外的水域附近。 甲板上。 朱元璋负手远眺近在眼前的金陵城。 直到身后响起脚步声,这才转过头来。 看到身后从船舱内走出来的齐衡,脸上顿时挂上了笑意。 “恩公,起来这么早啊。” 齐衡随意的伸了伸身子,说道:“还是没大哥起来的早啊。” 朱元璋朗声一笑。 随后站在甲板上望着四周的大好河山,憧憬的说道:“你看这大好河山,景色多美啊。” 顺着朱元璋的视线看去。 果然。 如今天刚蒙蒙亮,太阳也刚刚出现,在远处的大山之后,一点点的冒出。 第(2/3)页